《标准》关注解决重点地区民生问题,对于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医院,调高了停车配建指标,并作出了指标下限管理的规定。如三类地区某新建医院,根据《标准》配建停车位,其数量将达到《通则》的2倍,能够大幅缓解停车矛盾,有效保障医生和患者停车需求。 此外,考虑到家长接送孩子的现实情况,《标准》也提出宜设置临时车位满足中小学生家长上下学接送的临时停车需求,临时车位应参照《交通枢纽学校医院上落客区规划设计指导性图集》相关策略实施。

博泰车联网作为中国本土资本结构与业务规模行业领先、服务汽车客户资源丰富的智能汽车与车联网企业。主要从事智能化车载信息服务系统研发、制造并提供后期配套服务,致力于打造整合车载、互联网、手机三个部份的以汽车生活服务为核心的跨平台体系。

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市已建成各类充换电设施38.5万个,其中公用桩6.2万,专用桩4.3万个。另有换电站20座,全市车桩比0.8:1,在国内处于领先的水平。”上海市交通委科技信息处副处长 王大军于12月23日开幕的2020中国国际换电模式产业大会上,透露了上海市充换电设施建设情况。 换电 图片来源:金砖换电论坛 王大军还表示,上海正按照国家的战略部署,抓紧制订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加快推进电动汽车的发展。预计到2025年,本市公交、出租、中心城区物流配送、邮政、公务车辆将基本实现新能源,同时新能源环卫车辆达到80%,个人新购车辆中纯电动车占比超过50%,明显提升大型载泊车辆、工程车辆新能源汽车占比。 在此基础上,王大军透露同时上海正加快布设充换电设施,力争2025年之前,新增30万个。“我们也正在研究进一步加强充电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实施意见,努力提高充电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充电和换电都是电动汽车的能源补充方式。” 王大军称上海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原则,推进充换电设施的布局,制订了充换电设施的专项规划和建设技术标准,发挥了鼓励充换电设施发展和促进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的办法等政策文件,加快推进充换电司的建设。 据悉,受到标准法规、发展定位、商业模式、应用场景、土地资源等因素影响,换电模式在上海市发展的总体上还不平衡。“我们支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发展,欢迎电动汽车补电方式的多样化、便捷化,将努力为换电模式的发展创造同等的政策环境,市场最终选择充电还是换电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时间会给出答案。”